疫情公告

心靈文章

如何貼近自己的心

發佈日期:2020/01/31

如何貼近自己的心

作者: GOOD TV家庭關懷中心 錢玉芬顧問

日期:2020/2

出處:GOOD TV 月刊

 

    在家庭關懷中心擔任顧問的這兩三年來,不管是電話協談或是網路協談,您知道嗎?來尋求幫助的困擾問題類型第一名,是情緒耶!所以想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情緒」這個話題。

    在這一個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越來越疏遠、甚至自己和自己也像陌生人的世代裡,我們心裡常常有一個共同的田地就叫做「孤單」, 多時候受苦不一定是貧窮,不一定是心情不好,而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沒有被了解被傾聽,畢竟人都渴望被了解並且被接納的,不是嗎?

    怎麼更貼近自己呢?認識情緒是重要的入門,一個人會解析自己的心情、紓解自己的情緒張力,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然而,情緒是什麼?讓我用二十世紀末的情緒雙因論的觀點來說明,該理論認為情緒經驗起因於二:一是生理反應,二是認知、想法及信念。

    且先說個故事:多年前某天接近半午夜,一位常和我分享心事的學生,來按我家電鈴,這是不尋常的事,因為她向來相當貼心且謹守分寸,因此是相當唐突舉動,我和正要就寢的丈夫推測,這學生一定有特別緊急的事情發生,否則這孩子不致如此無禮,於是我們讓她進了家裡。一進門,我看見的是一個神色驚慌臉色鐵青的孩子。由於已是深夜,我顧不得寒暄,就直問她:「這麼晚來找老師,你覺得老師可以怎麼幫助妳呢?」

她說:「老師,我男朋友的爸爸突然過世,他一早就回去奔喪,我很想打電話關心他。

      我掙扎一晚,現在只想請您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可以打電話給他嗎?』」 

      (註:當年手機尚未普及)

試問各位:這問題對您而言,會難作決定到需要半夜去找長輩商量嗎?這孩子為何會因這事焦躁憂慮至此呢?她的生理反應是「臉色鐵青」,而她的想法、信念又是甚麼呢?於是我繼續和她對話:

    我說:「妳是她的女朋友,當然可以打電話給他啊!他一定也期盼妳的安慰。」

    她說:「可是,我怕會打攪他,我……」

    我問:「我懂了,妳不能肯定妳在他心裏重不重要、擔心自成為累贅,對不對?」

對話至此,這學生的臉由鐵青轉為紅潤,也開始地哭了起來……。

先別急著問:「為甚麼?」,讓我們掌握認識情緒的第一課,有三件事是必要的: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一、察覺並描繪生理反應:這學生「臉色鐵青」的生理基礎是心跳加速,體溫微微下降,是心慌慌的感覺,這感覺很接近恐懼。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二、釐清自己當時的想法:這學生被「我會不會打擾他,成為他的累贅?」的想法困住,而更深沈的信念是她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重要的人」。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三、為情緒命名:這個學生的情緒先是焦慮,在我點出她內在想法後,情緒則明顯地由焦慮轉變成傷心。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我以這孩子的一個情緒現象為例,現在邀請您也如法炮製,拿出紙筆,紀錄您最近一次的情緒事件,也分別將自己的生理反應、想法信念、情緒名稱紀錄下來哦。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讓笛兒陪你聊聊吧 https://goodear.org.tw/login.asp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