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郁倫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0/05
出處:GOOD TV 月刊
某一次在大女兒的學期評語裡老師寫著:「希望OO可以更有自信,不要常常擔心自己做不好」,讓我回想起大女兒確實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有較多的焦慮和擔心,我蹙起眉思考原因,晚上和先生說起這件事,先生輕飄飄地回了一句:「怕自己做不好被媽媽罵吧!」,我立即辯解:「我哪裡有罵她?我很兇嗎?」,但心裡卻敲響了警鐘,是否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還是言語、情緒的回應不當讓孩子覺得受傷、不被接納,進而導致焦慮自己表現不好?
回想童年,我也有一個高標準媽媽,媽媽愛我,但對我方方面面都有一套要求標準,我常因沒辦法讓媽媽滿意而失落。我在想,我是否不知不覺把同樣的模式重演在女兒身上了?這讓我暗呼不妙,我作為心理師身兼母親,最想帶給孩子的是「安全感」而非焦慮與恐懼,我在孩子出生不久進行獻兒禮的時候,不還期許她成為一個充滿愛與安全感的孩子?這段回憶實在格外的諷刺!
在專業工作上,我很重視個案在家庭經驗中形成的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孩子在人生初幾年與父母互動的經驗會成為一種安全或不安全的互動模式,影響一生之久。在實務經驗中,也眼睜睜看過許多被負面童年經驗糾纏得精疲力竭的個案,因此才會將「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作為期許,那麼,捫心自問:我怎麼會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呢?
我想是因為每個父母也背負著自己的童年經驗——那些不安全的依附風格作祟,面對教養孩子我們也會產生焦慮、甚至逃避的反應,當孩子做不好、哭鬧或行為不當的時候,一個母親很可能因為害怕被責怪——「妳會不會教孩子啊?」、「妳真不是個好母親!」而產生焦慮和負面情緒,進一步遷怒到孩子身上,此時對孩子的回應很可能違背了本意,參雜了複雜的情緒。人們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想不僅如此,「養兒更知父母苦」啊!過往我或許不理解母親的高標準何來,但現在看著自己,就彷彿看見母親當年初為人母那番無措與焦慮的模樣,真想擁抱當年這對彼此都挫折的母女,告訴她們:「嘿!別怕、別擔心,妳們都是很棒的!都做得夠好了!」
這在我、女兒、我母親之間的故事其實很平凡,或許在很多家庭中也都發生著,正因為我們都是罪人,常被負面經驗與情緒掌控而不自覺的彼此傷害。有些人很討厭這些,覺得過去的事都發生了也改變不了,好像很悲觀無望,但其實不是的!誰家有完美的父母呢?重要的是我們有絕對良善的上帝,祂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所有安全依附的信念都可以在祂身上實現——「在我有需要的時候,祂永遠都在,祂不會傷害我,我可以親近祂,祂是我永遠的依靠!」,當我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在困境,並接受從神而來的安全感,我們擁有的東西才有能力傳遞給孩子啊!
心理小學堂 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
以焦慮和逃避兩個軸區分為四種依附風格:安全型(低焦慮、低逃避)、焦慮型(高焦慮、低逃避)、疏離型(低焦慮、高逃避)與矛盾型(高焦慮、高逃避)。依附風格來自於早年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互動經驗,並且會延伸至成年後與人互動的狀態。一個安全依附的孩子會相信「當我有需要的時候,他/她會在那裡,他/她不會傷害我,我們能夠很親密的貼近」,在面對生命中的壓力與挑戰時較有彈性和能力去處理,有較好的復原力;而其他三種不安全依附風格則反之,雖然反應不盡相同,但都會使孩子形成負面的自我感,採用「過度反應」,如:緊張焦慮、過度的尋求關注與認同,或「不反應」,像是冷漠、否認自己的需要、過於成熟獨立等策略來因應,童年形成不安全依附的孩子在長大後較容易受到壓力傷害,也容易再製這種自傷傷人的關係。簡言之,孩子在人生初幾年與父母互動的經驗,是影響他們一生之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