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腳本系列】我沒有家,這裡不屬於我
作者:錢玉芬教授
景安來尋求幫助是因為最近常覺得心裏很悶,很低沈,想哭卻哭不出來,所以不知所措?心理輔導員請他努力回想曾經「大哭一場」的經驗。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到在幾年前,他遊學英國,當他才剛離開某個城市,便獲知妹妹恰好剛飛到該城市學藝術,於是他悲從中來,便哭倒在英國的街道旁……輔導員追問他,「你哭的時候,心裏在吶喊時麼呢?」他想了一下,紅著眼說:「我當時在想,我為甚麼沒有家?」
由於父母離異後各自婚嫁,沒有一個完整的家,才使得兄妹在異國城市擦肩而過。這個故事的畫面場景有點浪漫,但情感卻苦得令人無法用言語訴說,只能用眼淚詮釋。
在離婚率已逼近三分之一的現代社會中,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內心狀態頗值得關注。尤其是父母雙方若各自婚嫁,孩子不管跟誰,都很難有家的歸屬感。這種沒有歸屬的空洞感,不是外在的物質可以填補的;「家」是裏面的感覺,並不是外面的形式。
除了父母離異之外,還有一些情形也會使人形成「我沒有家」或「這裏不屬於我」的生命劇本。心理學家和人類學者早就發現,少數民族或弱勢族群也普遍有這種生命劇本。在我所接觸的個案中,也看見許多家族性的因素,例如:從小讓外公、外婆帶大,難以認同父母的家;或自己的家在大家族中被歧視,或深以父母、家庭為恥,以致於不認同自己的家……等。
上述這些經驗,促使人在早年便不敢信任、認同周遭環境,甚至當事人會經常經驗到自己與其所生活的環境有隔閡,與人也有一種莫名的隔閡,沒有「深切的歸屬感」是此類經驗的核心情感,容易形成內心酸楚,而外在卻冷漠的信念(這也是一種早年的決定,可能發展成生命劇本):
「沒有一個家是永恆的,沒有人在等我。」
「我沒有根,我是個流浪者。」
「只要我躲起來,就不會有人發現我。」
「這裏不會接納我,我隨時都可以離開。」
「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不會喜歡我的。」
「……」
如果無法洞視自己內心的各種意念,以及這些意念的由來,便容易掉入人際的衝突與負面情緒的洪流中。我認識一位傳道人,他的工作雖然需要接觸人、關心人,卻在人際關係上險象環生,衝突不斷。每次衝突後他都會提出一個結論:「那我離開好了,反正我也隨時準備走,這裏並不屬於我。」與他深談後,發現這種揮之不去的意念,與他年幼時和母親一起受盡家族的輕視與忽略有關。
曾經深刻經驗過愛、明白上帝大愛的人,見到流竄在人世間缺愛與渴愛的各種現象,豈是一聲輕喟了得?新約《聖經》中有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比喻上帝為每個人預備的是一個充滿愛、等待與接納的家。舊約《聖經》也清楚說明這個應許:上帝自始至終都願意接納我們,成為我們的父母!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詩篇〉103篇13節)。「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以賽亞書66章13節〉一個有父、有母的家,是上帝清楚而確實的應許,有待每個人去接受與經歷。我自己來自一個貧窮的家,並且是一個「連窮人都瞧不起」的家庭;「我沒有家,這裏不屬於我」的生命劇本,我也曾經有過。但在這近二十年信靠上帝的歲月中,透過理性的認識與感性的抒解,我發現要走出過去的陰霾,進入真理的豐富,並不是一句神話,也不是空談,而是一個事實──祂一直在等你,伸出雙手等待迎你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