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公告

心靈文章

【人生腳本系列】不要像小孩子

發佈日期:2021/03/31

 【人生腳本系列】不要像小孩子

作者:錢玉芬教授
 
「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聖經‧馬太福音》11章17節、18章3節
 
很多人都會把「長大」當成一項嚴肅的心願,而一旦長大成人之後,就很難回轉像小孩。我常有機會帶領「走訪童年」一類的心理成長營隊,在營隊中經常看到被成人形象綑鎖,以致很難恢復為小孩子樣子的人。
 
《聖經》中記載,耶穌曾經斥責當時的世代:「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馬太福音〉11章17節)我覺得,對那些失去單純、善良的赤子之心的人們而言,這個斥責描寫得很貼切。用較淺白的話說,就是「哭不像哭,笑不像笑」。但耶穌也曾明明白白地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18章3節)因此,如果內在常常有個聲音敦促我們「不要像小孩」,這就會成為我們回歸天上的家的一個障礙。
 
脆弱的「大人」特質
 
不幸地,在成人的內心世界中,的確普遍存在著這麼一個「不要像小孩」的劇本。我曾經分析過一百多份內省文章,發現擁有這種「不要像小孩」劇本的人很多,因為它很符合社會的期望,因此不易被察覺,也看不出有甚麼需要調整與改變之處。擁有這種劇本的人會有甚麼表現呢?首先,這種「大人」常常缺乏幽默感,也不懂得別人的幽默,有時甚至會有點無趣;其次,這種「大人」喜歡照顧別人,無論在甚麼場合,都要扮演大哥、大姊的照顧者角色(甚至是爸爸、媽媽的角色);當然,這種「大人」也會婉拒別人對他的付出與照顧,接受別人照顧時會渾身不自在。
 
在「假大人」的人際互動中,「給」(give,向人施惠)與「取」(take,從別人那兒得到恩惠)是失衡的,他總是給的多,取的少。但是,心理學家認為,在給與取兩方面平衡、互惠,是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重要指標。為甚麼會形成這種生命劇本呢?原因當然很多,從社會、文化期望、學校教育,到家庭經驗,都是寫成此劇本,且令其根深柢固的關鍵因素。
 
以下就從家庭經驗,尤其是一個人早期的生活經驗,來剖析「不要像小孩」劇本形成的內在脈絡。
 
「不要像小孩」的成因
 
形成「不要像小孩」這種生命劇本,常與在家中排行是老大有關。家中的老大常被要求「要當弟妹的好榜樣」、「要幫忙爸媽照顧弟妹」,或「從小就被賦予較多的責任」。久而久之,家中的老大便容易成為「永遠的大人」,事事關心,處處擔責任。其次,年幼時家裏遭逢重大變故,例如父母離異或家道中落等事件,也會把一個孩子「催熟」了。
 
玫莉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她曾回憶說:「小時候,父親發生外遇,母親常常很痛苦地告訴我,要做個懂事的孩子,讓媽媽放心。於是我從小就決定要做個懂事的人,不要胡亂,絕不可隨意要求……」亞勇雖非來自單親家庭,但自小就常常看見父母因經濟上的困難而吵架,父親常對亞勇說:「大人賺錢很辛苦,你要趕快長大幫忙賺錢……」於是,亞勇早早就決定:「我要趕快長大賺錢,不要讓爸爸瞧不起。」
 
上述這些較辛苦或負面的早年經驗,容易使經歷其中的孩子,在心裏暗下「我要變大人」、「不要孩子氣」,或「當大人才有價值」……等決定。正如前面所述,這些決定常使一個人固著在某些行為模式上,成為人際關係與心靈成長的瓶頸。
 
「回轉像小孩」的關鍵
 
如何才能解開「不要像小孩」這個生命劇本所帶來的限制呢?我認為,多想、多練習小孩子的特質,可以為生命注入許多動力與感動。美國著名的心理實務工作者John Bradshaw曾用「奇妙之子」(Wonderful Child)的觀念來闡述人的本質,我也在多年的教學與帶領團體、營隊的經驗中深刻體會,回轉像小孩或重回奇妙之子的生命本質,是突破生命瓶頸的關鍵途徑。甚麼是奇妙之子的生命特質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要點:
 
  • 成為一個能感覺、有情緒的人
 
孩子的情感是流暢的,見到美麗與偉大,他會讚歎;遇著患難與不公平,他會悲傷忿怒。而曾幾何時,我們早已失去讚歎的本能與表達情感的勇氣。因此,找回感覺情緒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踏上重回生命本質的歸途。
 
  • 成為一個有盼望、需倚賴的人
 
樂觀、倚賴也是孩子的特質。樂觀是隨時懷有盼望,倚賴是承認自己不足,需要被供應、被扶持。對我而言,信仰就是一種倚賴,在未認識上帝之前,過去生活中的殘酷現實,會將人折磨得不再心存盼望,也不覺得有甚麼是可倚賴的;但自從成為一名基督徒之後,因為知道有上帝,我便有資格心存盼望,也有資格倚賴上帝。但也有些基督徒,雖然在理性上知道,但在情感上卻沒有真正釋放,這就像背著重擔的旅人,上了火車後仍然把包袱背在身上。如何放下重擔,單純仰望、倚賴你所信仰的上帝,這也是回歸本命本質的重要功課。
 
  • 成為一個有韌度、具彈性的人
 
小孩子不容易說放棄,也不容易被局限。對於難題,小孩子總能死纏賴打;對於玩具,小孩子總有自己的新玩法。而在成人的世界裏,難題常意味著挫折,對事物的詮釋也總有其框架。因此,如何拾回不屈不撓的韌性,丟掉使人局限的牢籠,也能幫助我們回轉像小孩。
 
  • 成為一個可被愛、能愛人的人
 
沒有一個孩子不需要愛。心理學家發現,愛的能力其實包含能夠被愛,也能去愛人,如此才能使愛的管道暢通無阻。但長大後的我們,常常只能愛人,卻不能要求被愛,陷入「只能給予,無法接受」的迷思。回轉吧,讓愛流暢吧!如果每個人都只肯給不肯收,那誰來接受愛呢?唯有被愛與愛人的體驗,才能帶我們走回生命的原點。
 
沒有一個生命不曾被局限。過去經驗和童年往事,常叫我們快樂或受苦,但基於人類趨樂避苦的自然傾向,童年經驗中的苦與樂,便常叫我們在心中暗下決定而寫成生命劇本;每一個決定、每一齣劇本,都意味著局限。而生命中最弔詭的莫過於:早年我們忙於形成自己,以致長大後的我們,又得忙於洞察這些已經形成的局限,並且設法將它們一一破解。如果你生命中果真有「不要像小孩」的內在局限,那麼練習讓自己像小孩一般單純,便成為一生之中的重要功課了。
 

看完這篇短文,邀請您填寫人生腳本問卷,檢測自己的腳本分數吧!

點此【填寫問卷】

 

看完這篇短文,你也可以找笛兒聊一聊!

點此【找笛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