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腳本系列】不要存在──自殺浪潮的內在聲音
作者:錢玉芬教授
「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聖經‧以賽亞書》46章3-4節
二十世紀才開始不久,我們卻已經歷了許多的苦難:經濟的、政治的、環保的、犯罪的、自殺的……,天災人禍不斷的生活,讓人覺得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又苦又累。媒體報導的自殺新聞數目增加,乾脆統稱為「自殺潮」。自殺意念是否真的如浪潮湧來?多一些角度了解自殺,或可多一些挽回的機會。在自殺意念背後,到底存在甚麼內在語言?
心理治療的溝通分析學派研究者,曾提出一種最不利生存,也最悲情的人生劇本,叫做「不要生存」(don’t be),有這種人生劇本的人,在人生舞台上,對生存常常沒有勝任感,因此也就經常會有放棄生存的念頭。以下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王先生是公司主管,多年前出現憂鬱症,經常會有自殺的念頭,也有幾次實際的自殺行動,令家人又心疼又擔憂。在生活中,比較明顯的環境因素,是辦公室實行電腦化,王先生擔心自己學不會電腦,無法身先士卒,成為表率。此外,王先生平時也因為內在的自律標準甚高,而使得他經常落入內在標準與外在行為差距甚大的自我矛盾衝突中。深入了解王先生的童年經驗後,知道他有位管教嚴格的母親,母親是基督徒,「在母親眼裏,我一直是個不屬靈、不成材,令她擔憂的孩子」他說。
陳女士吃下大量的安眠藥,想結束一切,在獲救醒來後,經由協談,她才慢慢道出原委,同時洞察到整個事件的真正意義。她因外遇而身心俱疲,後來又發現外遇的對象對她並不真心,因而萌生輕生念頭。陳女士外遇的對象比她年長很多,迷戀對方是因為讓她感受到溫和、專注的感情。陳女士回憶自己的童年:「我是父母眾多女兒中的一個,父親每天忙於生計,根本無暇正眼看我……」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憂鬱症的類型與過去重要的生活經驗很有關係。「內射型」(introjective depression)憂鬱症患者的童年經驗可能長期受制於某種高標準,發病的關鍵經驗也大都與事業、成就或學業等象徵「能力」的事件有關,前述王先生即為一典型例子。「退化型」(anaclitic depression)憂鬱症患者則常常是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被愛的經驗,老是覺得被愛得不夠,而發病的關鍵經驗則常與情感、愛情、婚姻中的挫折事件有關,前述陳女士即為一典型例子。
當然,輕生念頭不是憂鬱症患者的專利,許多「正常人」也常會在挫折、沮喪時,萌生「不要存在」的念頭或生命劇本。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些學生洞察到自己內心深處存在著這樣的聲音:
「我在等待幸福列車,也可以隨時結束生命。」
「只要你愛我,要我做甚麼都可以。」
「要保持好成績,才不會被別人欺負、看低。」
「我做得不好,就不會有人喜歡我。」
「如果事情變糟了,我寧可死掉。」
「我會乖乖的,假裝自己不存在。」
「只要你需要我、注意我,我就會用一百倍、一千倍的好來回報你……」
「……」
有這些內在聲音的人,特別容易在情感或能力受挫折時倍覺沮喪,甚至不想活。溝通分析研究者甚至認為,「不要存在」的劇本是最糟的一種,它常常是透過非語言的方式而形成的,例如,被長期冷漠對待或經常受負面指責,這些方式都透露出「你不值得存在」或「只要你不存在就好了」的訊息。
我經常目睹人間存在著這樣的訊息,往往心生悲歎,深深感到這並非上帝的心意。在《聖經‧創世記》中記載,上帝按照祂自己的樣式造人,並看亞當、夏娃是「好」的。《聖經》又記載,在人類悖逆了上帝之後,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宣告:「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以賽亞書〉46章3-4節)
懷抱、醫治、拯救,是上帝永遠的心意。也許有人想放棄自己,但上帝永遠不會想放棄你。在心灰意冷之際,把自己交給上帝,體驗祂的懷抱、醫治與拯救後,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這麼棒、這麼有價值、這麼奧妙的一個人。試試看,向上帝禱告,將你這一路行來的辛酸與痛苦向祂傾訴,請祂帶領你更認識祂、經歷祂。
看完這篇短文,邀請您填寫人生腳本問卷,檢測自己的腳本分數吧!
點此【填寫問卷】
看完這篇短文,你也可以找笛兒聊一聊!
點此【找笛兒】